资料下载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下载 > 正文
运动生理卫生与健康
2013/07/25 00:00  点击:[]

 

 
一、运动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运动环境是指人们进行体育运动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空气、水、场地和运动建筑设备等。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有影响,而在人体运动时的影响更大。人体进行运动时,体内物质代谢增强,与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例如,普通成年人每分钟吸入空气约9升,而在剧烈运动时,每分钟吸入的空气可达100升,若运动环境的空气中含有有害成分,运动时吸入体内的有害物质就比平时多得多,对身体的危害更大。体育锻炼时应选择空气相对新鲜的地点和时段、选择相对平整和软硬适度的运动场地、选择运动环境较为安全的场所、选择场地和水质清洁的场所,尽量避免不符合运动卫生条件的环境。
二、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为缩短运动开始达到各种生理功能发挥最高水平的过渡时间,预先提高身体机能的练习。它是身体锻炼、教学和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有三,首先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整个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调节运动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缩短人体对运动的适应过程;其次,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使之尽快适应运动的需要;第三,提高体温,减少肌肉和韧带的粘滞性,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幅度,防止运动损伤。准备活动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两种。首先,应作一般性准备活动,利用走、跑和徒手操活动身体各个部位,使身体发热。然后做专门性准备活动,即针对所要从事锻炼项目的特点进行一些专门性练习,如短跑前可作小步跑、高抬腿跑和后蹬跑,排球比赛前可作传球和垫球练习等。
三、剧烈运动后要做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是指在体育锻炼结束后做一些旨在促进身体功能恢复到安静状态的放松性练习。它也是体育锻炼、教学和训练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作用有二:首先,使人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步转入相对安静的状态;其次,便于机体排除代谢产物,消除疲劳,利于机体尽快恢复。锻炼身体时,机体新陈代谢加强,各器官均处于紧张工作状态,体内发生较大的生理变化,而这些生理变化,并不随着运动的停止而消失。由于运动时,机体需氧量比不运动时大很多,氧气往往供不应求,运动时欠下的氧债要在运动结束后偿还。如果不做整理活动而使身体突然静止下来,那么静止的身体姿势就会妨碍强烈的呼吸动作,影响氧气的补充。同时,静脉血失去了肌肉收缩的挤压作用,影响其回流,从而减少了心输出量,加之重力作用,会造成大脑暂时缺血,导致恶心呕吐、心慌都能不良现象的产生,严重时会出现晕倒症状。因此,在体育锻炼后应进行一些慢跑、走以及一些伸展性练习、深呼吸等,使身体慢慢恢复到静止状态。
四、“极点”及其消除
在剧烈的运动中,人体会出现呼吸紧张、胸部发闷、下肢沉重、肌肉无力等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极点”。它多发生在长跑运动中,其原因是,支配运动系统的躯体神经能使运动系统从相对安静状态迅速转入工作状态,而支配呼吸和血液循环的植物性神经惰性较大,不能及时进入工作状态,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不能同步满足紧张的肌肉活动的需要,造成暂时缺氧,体内乳酸积累,使血液向酸性方面变化,并刺激神经末梢,其冲动不断传入大脑,结果造成大脑皮层超限抑制使植物性神经和躯体性神经协调性破坏,于是就出现了“极点”。
当“极点”出现后,应放慢跑速和减小运动强度,坚持跑和运动下去,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机能就会随着肌肉的活动逐渐进入工作状态,出现呼吸自如、动作轻松的所谓“第二次呼吸”良好状态。克服“极点”的的方法有三:第一,准备活动要充分,使植物性神经提前兴奋;第二,当“极点”出现后要放慢跑速和减小运动强度,并做深呼吸;第三,要注意平时的锻炼,提高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
五、运动性肌肉酸痛
运动性肌肉酸痛是指在身体做不习惯运动后(大量运动、突然增减强度和动作幅度)一段时间内肌肉产生的酸痛。这种现象多见于初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或停止锻炼时间较长重新锻炼者。关于引起肌肉酸痛的原因,目前很多专家认为肌肉酸痛的原因是由于运动后肌肉局部痉挛造成缺血、缺氧。局部缺血、缺氧使组织释放一种致疼的P物质,P物质致疼后,通过神经中枢反馈活动,又造成肌肉的进一步的痉挛。预防和处理运动性肌肉酸痛的主要方法有四:第一,可用双手在疼痛处进行自我按摩或热敷;第二,运动后做一些伸展性练习;第三,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逐步提高;第四,坚持经常锻炼。
六、运动性腹痛
运动性腹痛多发生在长跑运动中。其部位主要在右上腹。其原因是:第一,饭后过早参加运动,胃充盈食物引起牵扯痛和胀痛,或锻炼前大量喝水特别是饮凉水引起胃痉挛;第二,准备活动不充分,血流不能及时回心,造成肝脾淤血肿胀,牵扯其被摸,引起疼痛;第三,呼吸节律受到破坏,造成缺氧,胸内压上升,静脉血回心受阻,血液在肝脾瘀滞,引起右上腹疼痛。运动时发生腹痛,一般要放慢跑速,加深呼吸,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跑一段,疼痛就会减轻以至消失。假如疼痛没有减轻,应立即停止运动。如果上述措施均不见效,疼痛没有减轻反而加重,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七、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指肌肉不自主地突然性强直收缩,并伴有较为剧烈的疼痛现象。痉挛产生的原因是:在剧烈运动中,由于肌肉快速连续性收缩,导致肌肉收缩与放松的协调交替关系破坏,特别是局部肌肉处于疲劳时,更容易发生肌肉痉挛;肌肉受到寒冷的刺激,或因情绪过于紧张,也可以引起肌肉痉挛。处理肌肉痉挛的方法是:立即对痉挛部位的肌肉进行牵引,最好有同伴协助,切忌施力过猛。此外,可配合局部按摩、点穴,以加速痉挛的缓解和消失。
八、运动性晕厥
运动中,由于脑部供血不足,氧债不断积累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发生暂时性知觉丧失,这一现象称为运动性晕厥。运动性晕厥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导致大量血液积累在下肢,回心血流量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出现昏厥状态。跑后如立即停止不动,亦可出现“重力性休克”现象。发生运动性晕厥征象是全身无力、眼前一时发黑、面色苍白、手足发凉、失去知觉而昏倒。生理检测脉搏慢而弱、呼吸缓慢、血压降低等。预防方法是:第一,不要在饥饿的情况下参加剧烈运动;疾跑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久蹲后也不要突然起立;第三,最主要的预防方法是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


版权所有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015-2020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凯江路二段32号 邮编:618000

警训部办公电话: 0838-2514200

蜀ICP备15013166号-2